推着自行车沿街送汤圆,你曾见过她的身影吗? | 道德模范
在徐汇,提起志愿者团队,想必就会想到“宝宝阿姨”孙鸿银。二十年来,倾力付出,无怨无悔。由最初一个人推着一辆单车在街头给环卫工们送汤圆,到现在十五人组成了“宝怡乐”志愿者团队,不仅在徐汇区天平街道嘉园新时代文明实践公共客厅继续做点心照顾邻里,还将志愿者精神发扬传承,积极参与了其他活动。
推着自行车沿街送汤圆
1998年,孙鸿银因生病从熟食店下岗退休。养病期间,热心的孙鸿银听到住在楼上的孤老遇到特别棘手的家庭问题,在和街道反应后,一同帮助孤老解决了问题,还被街道评为了“十佳标兵”。平日里,孙鸿银不仅只照顾这家老人,只要听到了谁家老人需要帮助,孙鸿银都会出现。
2002年的2月,孙鸿银在街边散步时,看到环卫工人冻得手指通红,看着着实心疼,就想着这时候如果他们能吃点热乎的该有多好。孙鸿银了解到,临近过年,留沪的一线务工人员还不少,“这么冷的天,他们真的不容易,我觉得我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什么。”想法萌生后就开始执行。在年初一一大早,孙鸿银把自家的一辆自行车推了出来,将煮好的一大锅汤圆固定在后座,再将餐具放在前面车篮里。就这样,孙鸿银推着车沿街碰到工人们,就为他们盛上一碗。“那个时候就希望他们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看到他们吃得干干净净,我觉得那个冬天对我来说也很难忘。”孙鸿银告诉记者。
“宝宝阿姨”来了
孙鸿银发现,用小车推着送,赤豆汤不一会就要变凉,而且随着周边务工者的数量增加,一桶根本不够分。于是,孙鸿银开始在自家弄堂口“摆起了摊”,并邀请了附近的环卫工、城管、保洁和社区老人都来吃。慢慢地,“这口热汤”也被传得更远。住在周边的居民也为孙鸿银的公益行为所感动,也逐渐加入进来,成立了“围裙阿姨”。逢年过年,孙鸿银自掏腰包买好食材,“围裙阿姨”志愿者们来帮忙制作分发。
孙鸿银回忆起最初为大家做点吃的还是很“艰苦”。大家在弄堂间包粽子,遇到下雨匆忙收进去,等雨一停,再赶忙端出来包,由于分发的数量多,一周才能包好。那时条件简陋,孙鸿银家里还没有冰箱,但是担心天气炎热把粽子捂坏,晚上就会开着空调,调低温度给食物降降温,自己却盖起了棉被。
因孙鸿银家中排行最小,自幼被叫做“宝宝”,街坊邻居也会这么叫她,于是“宝宝阿姨”叫开了。
“宝怡乐”志愿者团队成立
2017年,天平街道联合“憓家”公租房在永嘉路492号开设了一处新时代文明实践公共客厅,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天平街道将此处提供给了孙鸿银,于是永嘉路492号嘉园成了孙鸿银做公益的新地址,“围裙阿姨”也改名成“宝怡乐”。
自嘉园建成后,队员们在队长“宝宝阿姨”的带领下,又把一年四季的“关爱”送给公租房的各位租客,将此打造为志愿服务基地、白领们的温馨“港湾”。在传统佳节和高温天、寒潮日等,“宝怡乐”志愿者都会把社区独居老人、安保人员、环卫工人等请到嘉园来,送上汤圆饺子、咸甜粽子、八宝粥等手工点心。由于之前在熟食店里工作过,孙鸿银的手艺自然不赖,做出的点心人人夸赞,她用舌尖上的温度传递着邻里之间的关爱。
74岁王扣妹从“围裙阿姨”时期就加入了,“看到‘宝宝’坚持做了这么多年的公益,我们也很感动,就想着自己也能发挥余热,跟着一起做公益。”团队中年纪最小的于平也是被孙鸿银的行为影响,几年前加入进来,平日里还主动承担拍照做视频的工作。
孙鸿银坦言道,能带动大家一起做公益是最意外的,希望社区正能量能让更多的人感到温暖。“但是这么多年来最要感谢的还是我的先生。”先生左金龙回忆初期,“其实一开始不理解她退休后还要这么辛苦,但是有一次她在烧菜的时候听到外面喊有人摔倒了,她菜都不烧了就出门帮人家。看到她这么热心,我也就慢慢支持她。”这些年,“宝怡乐”志愿者团队做公益的时候,食材的挑选、采购都包在了老左的身上。
酷暑天气,附近的环卫工人、快递小哥都知道来“嘉园”门口喝冰镇绿豆汤,那是“宝怡乐”每天新鲜熬煮的;寒潮期间,路上的环卫工人和市容城管队员还能吃上“宝怡乐”手工制作的蛋糕,喝一碗煮了一上午的红豆汤,暖心又暖胃;逢年过节,“宝怡乐”与留守务工人员一起吃年夜饭,大家一起在热气腾腾中迎接新年。
寒潮来袭煮热汤
烈日酷暑做冰饮
冬至饺子过节汤圆
台风天里还会顶着风雨
给一线工作者“投喂”
“宝怡乐”团队的付出不止如此
创建文明社区、巡查禁燃禁放
解决邻里矛盾
都能出现她们的身影
被问到公益要做到什么时候
“做到做不动了为止。”
孙鸿银给出了答案~
猜你喜欢:
记者:曹香玉
编辑:叶芳芳
校对:王冰倩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